由鄧超和白宇主演的電影《銀河補習班》正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,影片的故事跨度30年,主要講述了由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與孩子之間的教育成長故事,主要反映了應試教育和興趣教育的相關問題。
藤妹也是在上個周末看了這個影片,然后結合實際生活,再反思孩子教育,寫下觀后感~
1. 學習,不是一味地灌輸書本知識!
影片中有一幕,父親馬皓文騎車送孩子去上學,還有十分鐘就上課了,但馬皓文還是不緊不慢,帶著孩子來到草地上,讓孩子親身的體會自然的滋味,并告訴孩子,書上的東西,都是大自然的真實反映。

有句話是,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
擁抱大自然,可以去看看名勝古跡,也可以實地切身感受原始自然,讓知識與生活同步。
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,如果只做到了前者,終究是紙上談兵,也是沒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2. 勞逸結合,才能有個好狀態!
影片中有一幕,父子倆剛到廢棄屋里不久,深夜,孩子說自己應該怎么努力,父親說,現在,就是睡覺。
再往后,孩子馬飛的班主任來找馬皓文談話,說孩子不交作業,別家的孩子,都是每天晚上學到十一二點,并希望馬飛也向別人學習。馬皓文聽了后,表示完全不贊同。

孩子的生活里,除了學習,其實還有許多其他有價值的東西。
現在是暑假,可能很多家長都在想著給孩子去補習。但暑假應該是讓孩子有個休整的時間,而不是上大量的補習班,讓孩子勞逸結合,適當留空,才能提高效率。
3. 給孩子報補習班,不如報個興趣班!
影片中有一幕,深夜,孩子馬飛看到父親深夜還在工作,然后問父親說自己是不是也要學習,父親說,學習是你自己的事,你決定。
孩子喜歡飛機,有一個航展要舉行,父親便不顧要考試了的緊迫性,硬是去圓了孩子看飛機的夢想。

其實,最好的老師,是興趣;最好的學習方式,是自主的我要學習。
補習,不能因為覺得孩子成績差,就給他去報補習,而應先讓孩子知道怎么差,知道差在哪里,讓孩子提起興趣,讓孩子想要去解決,然后再是去幫孩子。
作為家長,都想讓孩子成才,但希望是以一種正確的、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幫孩子成長。兒童手表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