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,是家長們永遠繞不開的話題。似乎,父母除了工作,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。
而為了生活,父母又不得不因為工作而減少對孩子的陪伴,然后讓自己的父母帶孩子,讓學校的老師來教育孩子。
但你要知道,教育孩子,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!
有些東西,即使老師再好,也教不了你的孩子。兒童智能手表
1、老師不能保證你孩子良好的品行
職場中有句話,“有德無才,培養使用;有才無德,限制使用”,德行可以彌補能力上的不足,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。老師只是傳到授業解惑者,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。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于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。
2、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
孩子的習慣,大部分是由家長潛移默化影響的。麻將桌旁、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肯定和愛看書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,差別很大。如果家長本身就不喜歡看書,沒事的時候就知道玩牌打麻將,又怎么期待孩子安心的學習呢。

3、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讀書的興趣
很多家長可能都有一種抱怨,抱怨孩子說到看書學習就沒精神,一說玩就很起勁。但反過來問問,自己又是否也喜歡看書呢?
孩子讀書的興趣是從小培養的,兩三歲的孩子就可以培養讀書了,而不是等到了學校之后,讓老師培養你家孩子讀書的興趣。
4、老師不能幫你培養孩子的意志
這里說的意志,更多指的是生活中的情商、逆商。老師可以給孩子教授知識,幫你提高孩子的“智商”,但做人的道理,堅強的意志,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養,老師也沒有義務幫你去培養。
5、老師給不了你孩子長久的幸福感
孩子的幸福感,來源于家庭。父母和諧恩愛,家庭美滿,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長大,一定是會比家庭終日吵鬧、甚至家庭破碎中的孩子更陽光。而這,作為老師,是無法給予的。兒童定位手表
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。
一個好的老師,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,但家長的影響,卻是一輩子的!
熱文推薦: